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失效
- 发布部门: 天津市政府
- 发文字号:津政办发[2014]70号
- 发布日期:2014.07.18
- 失效依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实施日期:2014.09.01
- 时效性: 失效
-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 法规类别: 预算管理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为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预〔2013〕372号)以及我市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与市财政部门有拨款关系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业(以下称预算单位)的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工作。
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下简称结余资金)是指预算已列支但未支付最终用款单位,而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造成工作终止,结转在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结余。
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以下简称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已列支但未支付最终用款单位,结转在预算单位,以后年度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包括项目支出结转和基本支出结转。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按照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和会计制度,核算、管理和使用结余结转资金。
(二)真实准确。预算单位应真实准确地核算、统计结余结转资金,并与会计账表相关数字核对一致。
(三)公开透明。结余结转资金清理认定和安排使用应当严格履行报备审批程序,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预算单位结余资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各单位一律不得自行使用。执行中各单位违规使用的结余资金,经市财政部门核实后,全部予以追回,或者相应扣减财政拨款。
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不得调整支出用途。
对某一预算年度安排的项目支出连续两年未使用、或者连续三年仍未使用完形成的剩余资金,除国家和我市另有规定外,视同结余资金处理。
预算单位连续年度安排预算的延续项目,有结转资金的,由市财政部门在编制以后年度预算时,根据项目结转资金情况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拨款预算。
预算单位基本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由单位继续使用,并首先用于预算执行中因人员、资产等变化而增加的基本支出,不得用于发放超出国家和我市规定政策及标准的工资福利支出,也不得用于“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庆典论坛展会等活动以及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购建、修缮和租赁等国家要求管控的公务支出。预算单位需将基本支出结转安排使用情况送交市财政部门备案。
在预算执行中,对当年执行进度缓慢、预计年底可能形成较多结余或者结转资金的项目,预算单位应当及时提出调减当年预算或者调整用于本单位执行中新增的重要支出的建议,经市财政部门初审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除特殊原因外,对当年结余结转资金比上年增加较多,或常年累计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预算单位,市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将视其结余结转资金情况,适当压缩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预算年度结束后,预算单位逐级汇总结余结转资金情况,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于每年3月10日前将本单位上一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格式及填报说明见附件)和有关说明文件送交市财政部门。
市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结余结转资金审核确认结果通知预算单位。市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与市财政部门审核确认数额不一致的,以审核确认数为准。
预算单位自收到审核确认书后7个工作日内,将结余资金上缴国库。市财政部门于每年4月中旬提出结余资金安排使用意见,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单位上缴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用于补充预算周转金和重点民生项目支出。
预算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故意隐瞒不报、少报结余结转资金的,市财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仍不改正的,市财政部门应按照相关程序通过调减部门预算、扣减拨款等方式将有关资金收回总预算。市审计局结合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对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上缴国库的时间及方式,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与政府性基金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分别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2019年8月31日废止。
附件:20××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及填报说明
20××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
编制单位: 单位:万元
一、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反映预算单位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结转情况及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情况。
二、分项说明
(一)科目名称(项目):填列口径与预算批复口径一致。
(二)第1栏:填列存在结余结转资金单位的名称,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单位、项目支出结余结转单位。
(三)第2栏:填列下达预算指标的财政部门业务管理机构名称。
(四)第3栏:填列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文件的具体文号。
(五)第4栏:填列第5栏+第6栏之和。
(六)第5栏:填列截至上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七)第6栏:填列截至上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八)第7栏:填列20××年初预算批复、执行中调整的财政拨款数。
(九)第8栏:填列第9栏+第10栏之和。
(十)第9栏:填列20××年初预算批复、执行中调整的财政拨款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数。
(十一)第10栏:填列第11栏+第12栏之和。
(十二)第11栏:填列使用以前年度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十三)第12栏:填列使用以前年度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十四)第13栏:填列第14栏+第16栏之和,所列数与第7栏-第9栏相同。
(十五)第14栏:反映20××年当年财政拨款形成的结转资金数。
(十六)第15栏:填列20××年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中资金已经支付、会计上作为暂付款处理的数额。
(十七)第16栏:填列20××年当年财政拨款形成的结余资金数。
(十八)第17栏:填列第18栏+第20栏之和,所列数与第4栏+第7栏-第8栏相同。
(十九)第18栏:填列截至20××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二十)第19栏:填列截至20××年底财政拨款累计结转资金中资金已经支付、会计上作为暂付款处理的数额。
(二十一)第20栏:填列截至20××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二十二)第21栏:填列是否为基本建设项目,分为“是”、“否”。
(二十三)第22栏:填列截至20××年度累计结转产生的原因,选择填列“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细化方案的确定时间较晚”、“追加预算时间较晚”、“拨款时间较晚”、“暂付款虚增专项结转”、“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程序进展较慢”、“气候条件等不可抗因素”、“项目尾款或质保金”及“其他”等(对填写“其他”的应在第23栏中说明具体原因)。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市级预算单位在部门决算管理系统软件结余资金管理模块中,填报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并按规定时间,将纸质和电子文档送交市财政局。
(二)项目填列口径应与预算批复口径一致。预算执行中追加项目如有财政拨款结转或结余资金的应包含在此表中,第23栏注明市财政局批准文号。
(三)为保证年度之间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的衔接和对比,第4栏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应与市财政局上年批复的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累计结余结转资金数额保持一致。如在报送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确认表后,部门决算对结余结转资金数额进行了调整,则以部门决算数据为准,下一年度报送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时,相应调整第4栏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并在第23栏中予以注明。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津政办发〔2014〕7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18日
2014年7月18日
天津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
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市财政局)
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市财政局)
为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预〔2013〕372号)以及我市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与市财政部门有拨款关系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业(以下称预算单位)的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工作。
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下简称结余资金)是指预算已列支但未支付最终用款单位,而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造成工作终止,结转在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结余。
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以下简称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已列支但未支付最终用款单位,结转在预算单位,以后年度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包括项目支出结转和基本支出结转。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按照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和会计制度,核算、管理和使用结余结转资金。
(二)真实准确。预算单位应真实准确地核算、统计结余结转资金,并与会计账表相关数字核对一致。
(三)公开透明。结余结转资金清理认定和安排使用应当严格履行报备审批程序,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预算单位结余资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各单位一律不得自行使用。执行中各单位违规使用的结余资金,经市财政部门核实后,全部予以追回,或者相应扣减财政拨款。
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不得调整支出用途。
对某一预算年度安排的项目支出连续两年未使用、或者连续三年仍未使用完形成的剩余资金,除国家和我市另有规定外,视同结余资金处理。
预算单位连续年度安排预算的延续项目,有结转资金的,由市财政部门在编制以后年度预算时,根据项目结转资金情况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拨款预算。
预算单位基本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由单位继续使用,并首先用于预算执行中因人员、资产等变化而增加的基本支出,不得用于发放超出国家和我市规定政策及标准的工资福利支出,也不得用于“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庆典论坛展会等活动以及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购建、修缮和租赁等国家要求管控的公务支出。预算单位需将基本支出结转安排使用情况送交市财政部门备案。
在预算执行中,对当年执行进度缓慢、预计年底可能形成较多结余或者结转资金的项目,预算单位应当及时提出调减当年预算或者调整用于本单位执行中新增的重要支出的建议,经市财政部门初审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除特殊原因外,对当年结余结转资金比上年增加较多,或常年累计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预算单位,市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将视其结余结转资金情况,适当压缩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预算年度结束后,预算单位逐级汇总结余结转资金情况,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于每年3月10日前将本单位上一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格式及填报说明见附件)和有关说明文件送交市财政部门。
市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结余结转资金审核确认结果通知预算单位。市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与市财政部门审核确认数额不一致的,以审核确认数为准。
预算单位自收到审核确认书后7个工作日内,将结余资金上缴国库。市财政部门于每年4月中旬提出结余资金安排使用意见,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单位上缴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用于补充预算周转金和重点民生项目支出。
预算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故意隐瞒不报、少报结余结转资金的,市财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仍不改正的,市财政部门应按照相关程序通过调减部门预算、扣减拨款等方式将有关资金收回总预算。市审计局结合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对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上缴国库的时间及方式,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与政府性基金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分别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2019年8月31日废止。
附件:20××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及填报说明
20××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
编制单位: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项目) | 项目单位 | 归口处室 | 预算下达文号 | 截至上年底累计结余结转资金 | 20××年度 | 截至20××年底累计结余结转资金 | 是否建设性资金 | 结转、结余资金产生原因 | 备注 (财政批准动用结余结转资金的文件号等) | ||||||||||||||||
当年财政拨款数 | 当年实际支出 | 当年形成结余结转资金 | 金额 | |||||||||||||||||||||||
小计 | 结转 | 结余 | 合计 | 当年财政拨款支出 | 使用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 | 小计 | 结转 | 结余 | 小计 | 结转 | 结余 | |||||||||||||||
其中: 暂付款 | 其中: 暂付款 | |||||||||||||||||||||||||
小计 | 结转 | 结余 | ||||||||||||||||||||||||
类 | 款 | 项 | 栏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科目名称 | ||||||||||||||||||||||||||
基本支出 | ||||||||||||||||||||||||||
人员经费 | -- | -- | -- | -- | ||||||||||||||||||||||
日常公用经费 | -- | -- | -- | -- | ||||||||||||||||||||||
项目支出 | ||||||||||||||||||||||||||
…… | ||||||||||||||||||||||||||
科目名称 | ||||||||||||||||||||||||||
基本支出 | ||||||||||||||||||||||||||
人员经费 | -- | -- | -- | -- | ||||||||||||||||||||||
日常公用经费 | -- | -- | -- | -- | ||||||||||||||||||||||
项目支出 | ||||||||||||||||||||||||||
…… | ||||||||||||||||||||||||||
基本支出小计 | -- | -- | -- | -- | ||||||||||||||||||||||
项目支出小计 | ||||||||||||||||||||||||||
合计 |
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填报说明
一、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反映预算单位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结转情况及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情况。
二、分项说明
(一)科目名称(项目):填列口径与预算批复口径一致。
(二)第1栏:填列存在结余结转资金单位的名称,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单位、项目支出结余结转单位。
(三)第2栏:填列下达预算指标的财政部门业务管理机构名称。
(四)第3栏:填列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文件的具体文号。
(五)第4栏:填列第5栏+第6栏之和。
(六)第5栏:填列截至上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七)第6栏:填列截至上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八)第7栏:填列20××年初预算批复、执行中调整的财政拨款数。
(九)第8栏:填列第9栏+第10栏之和。
(十)第9栏:填列20××年初预算批复、执行中调整的财政拨款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数。
(十一)第10栏:填列第11栏+第12栏之和。
(十二)第11栏:填列使用以前年度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十三)第12栏:填列使用以前年度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十四)第13栏:填列第14栏+第16栏之和,所列数与第7栏-第9栏相同。
(十五)第14栏:反映20××年当年财政拨款形成的结转资金数。
(十六)第15栏:填列20××年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中资金已经支付、会计上作为暂付款处理的数额。
(十七)第16栏:填列20××年当年财政拨款形成的结余资金数。
(十八)第17栏:填列第18栏+第20栏之和,所列数与第4栏+第7栏-第8栏相同。
(十九)第18栏:填列截至20××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
(二十)第19栏:填列截至20××年底财政拨款累计结转资金中资金已经支付、会计上作为暂付款处理的数额。
(二十一)第20栏:填列截至20××年底累计产生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
(二十二)第21栏:填列是否为基本建设项目,分为“是”、“否”。
(二十三)第22栏:填列截至20××年度累计结转产生的原因,选择填列“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细化方案的确定时间较晚”、“追加预算时间较晚”、“拨款时间较晚”、“暂付款虚增专项结转”、“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程序进展较慢”、“气候条件等不可抗因素”、“项目尾款或质保金”及“其他”等(对填写“其他”的应在第23栏中说明具体原因)。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市级预算单位在部门决算管理系统软件结余资金管理模块中,填报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并按规定时间,将纸质和电子文档送交市财政局。
(二)项目填列口径应与预算批复口径一致。预算执行中追加项目如有财政拨款结转或结余资金的应包含在此表中,第23栏注明市财政局批准文号。
(三)为保证年度之间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的衔接和对比,第4栏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应与市财政局上年批复的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累计结余结转资金数额保持一致。如在报送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确认表后,部门决算对结余结转资金数额进行了调整,则以部门决算数据为准,下一年度报送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时,相应调整第4栏中的结余结转资金数额,并在第23栏中予以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