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阅览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 发布部门: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发文字号:津教委办[2014]131号
  • 发布日期:2014.12.23
  • 实施日期:2014.12.23
  • 时效性: 现行有效
  •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 法规类别: 高等教育


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津教委办〔2014〕131号)



各普通高校:
  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津教委办〔2014〕104号)精神,在广泛征求有关学校、专家及专业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现将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4种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印发给你们,作为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依据,请遵照执行。
  请各学校将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时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反馈给我委高教处。联系人:刘冰,联系电话:83215286,电子邮箱:gaojiaochu2502@163.com。

  附件:
  1.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普通本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 生源情况(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权重:0.15)

 

 

 

 

 

 

2.1 培养方案(60%)

2.1.1 培养目标(20%)

1.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 课程体系(80%)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 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2 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权重:0.30)

 

 

 

 

 

 

 

 

3.1 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 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 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 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 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相关行业指:公、检、法、司、其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从事专职(兼职)律师业务;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行业经历。

3.1.6 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行业培训指:律师的执业培训;市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指教师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的横向课题)。

3.1.7近四年参加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情况(10%)

指本专业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2 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 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1.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以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为准。国外学术论文以SSCI为准。 2.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

3.2.2 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其他部委(级)的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与法学相关)、中国法学会及各单科研究会奖、省部级哲学社科成果奖。

3.2.3 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本专业教师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完成(或在研)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 教师教研情况(25%)

3.3.1 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 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 图书资料(5%)

3.5.1 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 教学成果奖(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 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 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 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 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 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 培养效果(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 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 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 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 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 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6.2.4 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 专业特色(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独立学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 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得出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20)

 

 

 

 

 

 

2.1 培养方案(60%)

2.1.1 培养目标(20%)

1.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 课程体系(80%)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 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2 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3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权重:0.25)

 

 

 

 

 

 

 

3.1 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 专业生师比(15%)

1. 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7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

2. 专业专任及兼任教师生师比(3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连续两年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外聘教师。

3.1.2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 高层次专任教师情况(10%)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 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 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 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2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相关行业指:公、检、法、司、其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从事专职(兼职)律师业务;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行业经历。

 

3.1.6 中青年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2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行业培训指:律师的执业培训;市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指专任教师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的横向课题)。

 

 

 

 

 

 

3.2 专业专任教师科研情况(15%)

3.2.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55%)

1.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以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为准。国外学术论文以SSCI为准。2.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

3.2.2 近四年专任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15%)

科研奖励指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其他部委(级)的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与法学相关)、中国法学会及各单科研究会奖、省部级哲学社科成果奖。

3.2.3 近四年专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本专业教师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完成(或在研)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 专任教师教研情况(25%)

3.3.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 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专任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

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4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 图书资料(5%)

3.5.1 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独立学院不包括母体学校的资源。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7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 教学成果奖(3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 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 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 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 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 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 培养效果(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 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 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 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 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 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6.2.4 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 专业特色(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2.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普通本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1.7近四年参加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情况(10%)

指本专业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影响因子绩效)(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SSCI、SCI、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安子介奖、浦山奖。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 (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教学成果奖(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 (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独立学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20)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3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

(权重0.2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15%)

1. 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7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

2. 专业专任及兼任教师生师比(3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连续两年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外聘教师。

3.1.2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0%)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2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2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专任教师科研情况(15%)

3.2.1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影响因子绩效)(55%)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SSCI、SCI、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3.2.2近四年专任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15%)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安子介奖、浦山奖。

3.2.3近四年专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专任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 (3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4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7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教学成果奖(3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 (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4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0%)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3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3.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普通本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的符合程度(30%)

1.有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不空洞,可衡量。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1.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的合理性;

2.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匹配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30%)

1.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程度。

2.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撑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3.主要实践环节对培养要求的支撑程度 (30%)

1.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实践环节设置与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的支撑程度。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1.有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2.说明改革措施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作用;

3.提供改革措施对专业全体学生而非优秀学生的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措施及效果,可以包括:

1.外语能力培养;

2.有适当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际发展态势;

3.开展双语教学;

4.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境外)学习与交流;

5.外籍专家及来华留学生参与本专业学习。

3. 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1.7近四年参加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情况(10%)

指本专业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

 

1.10篇代表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他引次数总和(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2.10篇代表论文 “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他引次数总和(50%)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奖励。

除国家级奖项外,上述获奖均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的奖项。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课题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本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且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指本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专业教师承担的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 (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教学成果奖(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 (100%)

5.1.1质量监控(30%)

1.有质量监控机制;

2.质量监控机制是否涵盖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例如: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实施、理论课教学、考试环节、实践环节、毕业设计);

3.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5.1.2质量评价(40%)

1.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健全、涵盖各个教学环节、评价的方面(学生、专家、校友等)是否全面;

2.分析评价渠道和方式是否具体、完善;

3.是否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5.1.3反馈及效果(30%)

1.有根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的机制和措施(如文件、规章制度等);

2.制度和措施与评价反馈相关性;

3.持续改进是否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

4.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1.校友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2.校友对计算机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程度;

3.校友对IT产业的贡献程度,行业内知名度;

4.校友的年龄分布情况。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特色明显、效果显著,并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独立学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 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得出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20)

 

 

 

 

 

 

 

2.1 培养方案(60%)

2.1.1 培养目标(20%)

 

1. 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需求的符合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符合本专业社会需求,体现自身的使命。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

 

 

 

 

 

2.1.2 课程体系(80%)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 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撑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3. 主要实践环节对培养要求的支持程度(30%)

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要求的匹配程度(顺应程度)。

2.2 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3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

(权重:0.25)

 

 

 

 

 

 

 

3.1 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 专业生师比(15%)

1. 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7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

2. 专业专任及兼任教师生师比(3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连续两年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外聘教师。

3.1.2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 高层次专任教师情况(10%)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 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2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 中青年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2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 专业专任教师科研情况(15%)

3.2.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5%)

 

1.10篇代表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他引次数总和(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2.10篇代表论文 “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他引次数总和(50%)

3.2.2 近四年专任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15%)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奖励。

除国家级奖项外,上述获奖均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的奖项。

3.2.3 近四年专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 专任教师教研情况(25%)

3.3.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 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专任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立项项目。

3.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

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6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 图书资料(5%)

3.5.1 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独立学院不包括母体学校的资源。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7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 教学成果奖(3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 教学质量保障(权重:0.10)

5.1 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 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 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 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 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 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 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5%)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3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 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普通本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 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15)

 

 

 

 

 

 

 

 

 

 

 

 

 

 

 

 

3. 教学资源

(权重0.30)

 

 

 

 

 

 

 

 

2.1 培养方案(60%)

 

 

 

2.1.1 培养目标(20%)

1. 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培养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符合本专业社会需求,体现自身的使命。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

 

 

 

2.1.2 课程体系(80%)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 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3. 主要实践环节对培养要求的支持程度(30%)

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要求的匹配程度(顺应程度)。

2.2 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3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 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 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1.7近四年参加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情况(10%)

指本专业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2 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

 

1.10篇代表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他引次数总和(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2.10篇代表论文 “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他引次数总和(50%)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奖励。

除国家级奖项外,上述获奖均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的奖项。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课题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 教师教研情况(25%)

3.3.1 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 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 图书资料(5%)

3.5.1 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 教学成果奖(5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 教学质量保障(权重:0.10)

5.1 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 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 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 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 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 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 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 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独立学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 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 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得出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2. 培养模式

(权重:0.20)

 

 

 

 

 

 

 

2.1 培养方案(60%)

 

 

 

2.1.1 培养目标(20%)

1. 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培养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符合本专业社会需求,体现自身的使命。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

 

 

 

2.1.2 课程体系(80%)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 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3. 主要实践环节对培养要求的支持程度(30%)

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要求的匹配程度(顺应程度)。

2.2 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3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 教学资源

(权重:0.25)

 

 

 

 

 

 

 

 

3.1 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 专业生师比(15%)

1. 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7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

2. 专业专任及兼任教师生师比(30%)

专业专任教师指编制在独立学院或签署正式合同的、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本专业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连续两年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外聘教师。

3.1.2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 高层次专任教师情况(10%)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总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省部级特聘(讲座)教授、“131”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人才。

3.1.4 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2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 中青年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2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专任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 专业专任教师科研情况(15%)

3.2.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5%)

 

1.10篇代表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他引次数总和(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2.10篇代表论文 “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他引次数总和(50%)

3.2.2 近四年专任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15%)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奖励。

除国家级奖项外,上述获奖均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的奖项。

3.2.3 近四年专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指以第一立项单位(973、863重大项目合作单位可计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科委立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哲学/社科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

3.3 专任教师教研情况(25%)

3.3.1 近四年专任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 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专任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 近十年专任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立项项目。

3.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

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6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 图书资料(5%)

3.5.1 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独立学院不包括母体学校的资源。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7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卓越计划、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高地、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4.2 教学成果奖(30%)

历年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指本单位为第一单位,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励可根据参与单位统计。

5. 教学质量保障(权重:0.10)

5.1 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 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 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 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 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 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 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 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5%)

创新创业项目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3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 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2014年12月23日


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