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阅览

天津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 已被修改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
(第46号)

  《天津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已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

  天津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范围:
  (一)本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二)负有执行本市地方性法规、规章任务的国家有关部门所属的驻津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三)法律、法规、规章授予执法权的组织及其执法人员;
  (四)受委托享有执法权的组织及其执法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第二条规定的享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组织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措施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措施是指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
  本规定所称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是指市人民政府所属的享有执法权的委、办、局。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工作部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行政措施及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的检查和督促。
  第六条 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必须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合法、适当、高效的原则。
  第七条 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受法律保护,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干预。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区、县人民政府领导本地区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九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法制机构,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
 
  第十条 行政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及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发布并向市人民政府备案的行政措施为依据。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措施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或滥用职权。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实行持证执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出示执法工作证件,并按规定着装或佩带证章、标志。
  第十三条 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应当建立培训制度,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须经区县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执法证件后方能上岗。新录用的行政执法人员,在试用期内不得单独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组织行使行政执法权(以下称委托执法),受委托组织不得再行委托。
  第十五条 委托执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委托机关以书面形式明确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
  (二)受委托组织应是常设机构,并具有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
  (三)区(县)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委托执法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委托执法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区、县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委托执法的,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根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 受委托组织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并依照委托的权限行使行政执法权。委托机关对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查处行政违法、违章行为,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登记立案;
  (二)调查取证;
  (三)作出处理决定;
  (四)制作处理决定书;
  (五)依法送达。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以及当场处罚或当场采取强制措施的除外。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应及时办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事项,不得拖延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政措施的合法性;
  (二)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情况;
  (三)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
  (五)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情况;
  (六)行政执法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七)其他需要监督的事项。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监督的方式:
  (一)行政措施备案制度。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发布的行政措施,须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二)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法律、法规、规章发布实施一年后,负责组织实施的委局应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该项法律、法规、规章实施后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等。
  (三)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应于每年一月底以前向市人民政府作出上年度行政执法情况工作报告。
  (四)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检查制度。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要按照国家和本市部署,或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的检查,可以检查单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也可以对行政执法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或综合性检查。检查项目的确定必须严格控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检查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下达;虽不涉及全市范围但跨系统进行检查的,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凡由区县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决定或批准采取冻结、查封、扣押财物等强制措施,或者处以罚没财物、责令停业、吊销执照和许可证等处罚的案件,应在作出处罚决定后的一个月内,向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六)行政处罚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区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法制机构,应于每季度首月二十日前,将上季度行政处罚情况统计表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在报送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统计表时,应附有半年行政处罚情况分析的简要文字说明。
  第二十一条 区、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法制机构,在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时发现执法活动中的违法和不当行为,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纠正,或者责成有关机关查处。
 
  第二十二条 对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由所在单位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规定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通报批评。
  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其所属部门的法制机构或上级法制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提出书面处理建议,由所在单位或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违反本规定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的,由监察机关依法处理。监察机关应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并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