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阅览

目录

一、总体目标
二、实施原则
三、试点医疗机构
四、试行检查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常规医用X线检查项目(7项)
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检查项目(5项)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项目(5项)
第一部分 共享阅读条件及要求
一、检查范围及防护要求
二、观察条件要求
第二部分 常规X线摄影图像资料共享要求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共享阅读条件及要求
一、检查范围及防护要求
二、共享软阅读要求
三、共享硬拷贝阅读要求
第二部分图像资料共享要求
第三部分补充注意事项
一、扫描参数(kVp、mAs、FOV等)应与受检者的体型大小和扫描部位相适应,特别是儿童受检者。
二、应控制检查中产生的运动伪影,如在检查前进行必要的屏气训练;对于可能影响扫描部位成像效果的邻近肢体应尽量移出扫描野。
三、常规提供横轴位图像,层厚不大于5mm,根据不同检查目的可使用恰当的算法和相应窗技术,对于精细的器官结构要选取合适的薄层扫描及重组方式。
四、本指南所列出窗宽、窗位为参考值,实际应用以满足所需观察的结构及病变清晰显示为准。
第一部分共享阅读条件及要求
一、检查范围
二、共享软阅读要求
三、共享硬拷贝阅读要求
第二部分图像资料共享要求
第一部分X线摄影图像标识规范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二、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第二部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摄影图像标识规范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信息
三、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第三部分磁共振(MR)摄影图像标识规范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二、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

  • 发文字号:冀卫联发[2016]1号
  • 发布日期:2016.12.23
  • 实施日期:2016.12.23
  • 时效性: 现行有效
  • 效力级别: 地方工作文件
  • 法规类别: 医疗保健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
(冀卫联发〔2016〕1号)



北京市、天津市各区卫生计生委,河北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华北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卫生处,各有关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 发展,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缓解医疗机构诊疗压力,经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共同研究,决定开展三地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行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目前仅限于试点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设备获得的共享检查项目的医学影像图像),实现三地医学影像检查质量标准化、操作程序化,降低医学影像重复检查率,提高医学影像设备有效利用率,切实减轻患者就诊费用负担和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压力,逐步引导患者就近首诊,推动健全京津冀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实施原则
  (一)试点先行、分步推进。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和三地医疗机构进行论证、评估,遴选确定部分适宜医学影像资料共享的项目和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机构先行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自2017年1月1日起,启动实施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试行医学影像资料共享的医疗机构范围和医学影像检查项目。
  (二)依据病情、合理选择。患者在试点医疗机构就医时所提供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医疗机构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在不影响疾病诊断治疗的前提下,使用共享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不再进行重复检查。对于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容易产生较大变化且对疾病诊断有一定影响的、既往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的时效性对疾病的诊断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有必要进一步检查的情形,医疗机构应对有关共享项目进行复查。

  三、试点医疗机构
  (一)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医疗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科室根据《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共享指南(试行)》)的要求进行自查,完善相关记录;医疗机构经当地省级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现场检查,符合《共享指南(试行)》)的要求,且成绩合格。
  (二)综合考量区域分布、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等因素,经三地质控中心现场检查合格,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医疗机构共102家(详见附件2),其中,北京市31家,天津市26家,河北省45家。

  四、试行检查项目
  (一)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项目共17项,包括7项常规医用X射线摄影、5项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检查项目和5项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项目(详见附件1),均为医学影像科最为常用、易于标准化、且有一定地方共享工作基础的检查项目。
  (二)试点医疗机构应在医学影像图像资料上医疗机构名称后增加“-GX”标识,作为共享试点医疗机构的统一标识,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识别。

  五、保障措施
  (一)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委托三地质控中心,共同组建京津冀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共享指南(试行)》,作为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规范和工作指南,并根据试点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二)京津冀三地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积极指导试点医疗机构宣贯《共享指南(试行)》,开展人员培训、现场检查、图像评分等相关质量控制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试点医疗机构要建立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操作程序,强化常规医用X射线、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图像等质量控制;督促指导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根据患者病情,申请合理、有效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四)建立试点医疗机构退出机制,对在试点工作推进中出现医学影像检查资料质量、管理不符合共享要求等情形的试点医疗机构,视情况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试点资格。

  附件:1.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检查项目
  2.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医疗机构
  3.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指南(试行)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
2016年12月23日

  附件1
  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检查项目


  一、常规医用X线检查项目(7项)
  胸部后前立位摄影,肘正位摄影,肘侧位摄影,颈椎正位摄影,颈椎侧位摄影,膝关节正位摄影,膝关节侧位摄影。

  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检查项目(5项)
  头颅CT,胸部CT,腹部CT,盆腔CT,腰椎间盘CT。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项目(5项)
  头颅MRI,颈椎MRI,腰椎MRI,膝关节MRI,盆腔MRI。

  附件2
  首批试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的医疗机构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地区

医疗机构名称

北京市

1

北京医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7

北京肿瘤医院

8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9

航天中心医院

10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

11

民航总医院

12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3

煤炭总医院

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15

北京燕化医院

16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8

北京积水潭医院

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6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2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31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天津市

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

天津市人民医院

3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4

天津市天津医院

5

天津市儿童医院

6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7

天津市胸科医院

8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9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10

天津市海河医院

11

天津市眼科医院

1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3

天津市肿瘤医院

14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15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16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17

天津市泰达医院

18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

19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

天津市西青医院

21

天津市北辰医院

22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23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24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

25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26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河北省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3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4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5

河北省人民医院

6

河北省儿童医院

7

河北省胸科医院

8

河北省中医院

9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10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11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12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3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14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16

开滦总医院

17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18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20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21

石家庄市妇产医院

22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23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24

保定市第一医院

25

保定市第二医院

26

定州市人民医院

27

廊坊市人民医院

28

河北燕达医院

29

沧州市中心医院

30

沧州市人民医院

31

邢台市人民医院

32

邢台市第三医院

33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34

河北省眼科医院

35

唐山市工人医院

36

唐山市人民医院

37

唐山市第二医院

38

邯郸市中心医院

39

邯郸市第一医院

40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41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42

衡水市人民医院

43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44

承德市中心医院

45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附件3
  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指南(试行)

  为做好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特制定本指南。

  X线检查图像资料共享指南


  一、检查范围及防护要求
  (一)检查范围
  胸部正位、肘正侧位、颈椎正侧位、膝关节正侧位
  (二)防护要求
  本指南各项X线检查,凡未注明需要特殊防护的检查项目,均须对受检者进行标准屏蔽防护。
  (三)存储格式
  X线检查数字图像应符合Dicom3.0存储格式的数字图像信息。
  (四)图像信息
  X线检查数字图像应显示受检者基本信息、摄影参数、体位、成像时间等。

  二、观察条件要求
  X线检查硬拷贝图像共享观察条件要求
  (一)本指南所称医学影像X线检查图像,是指合格及以上质量的医学影像X线检查图像。
  (二)X线摄影图像及造影图像应有受检者基本信息、检查时间、体位。
  (三)X线摄影图像硬拷贝尺寸应接近真实大小。
  (四)观片灯箱的亮度大于或等于2000cd/㎡。
  (五)观片灯光源颜色为白色(含色温大于6500k以上的光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六)诊断室照度小于100lux,观片灯箱表面无直射光。



  胸部后前立位摄影

  1.影像要求
  (1)肺野部血管影(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外带能连续追踪;并且清晰可见直径2mm的血管影。
  (2)肩胛骨内侧缘投影于肺野之外;清晰可见末稍血管、气管和邻近的支气管、横膈和双侧肋膈角、心脏和主动脉边缘;可见横膈以上完整胸廓结构;隐约可见心影后肺野及脊柱。
  (3)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及栅切割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1﹚摄影距离180cm,深吸气后屏气摄影。
  ﹙2﹚X线中心线经第六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影像接收器。

  肘关节前后正位摄影

  1、影像要求
  ﹙1﹚显示肱骨远端、肘关节及尺骨、桡骨近端前后位影像;清晰可见肘关节间隙、骨皮质和骨小梁;可见软组织层次。
  ﹙2﹚肘关节位于该图像中心;可见双侧肱骨上髁轮廓;桡骨头、桡骨颈与尺骨无重叠或略有重叠。
  ﹙3﹚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1﹚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坐于检查床旁边,被检侧肘部伸直,掌面向上。放低肩关节,以使肱骨和前臂处于同一水平面。
  ﹙2﹚X线中心线经肘关节中点射入,垂直于影像接收器。

  肘关节侧位摄影

  1、影像要求
  ﹙1﹚显示肱骨远端、肘关节及尺骨近端侧位影像;明确显示肘关节间隙;清晰可见骨皮质和骨小梁;可见软组织层次。
  ﹙2﹚肘关节位于该图像中心;肱骨内外髁重叠;约半个桡骨头与冠状突重叠。
  ﹙3﹚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1﹚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坐于检查床旁边,被检侧肘部屈曲约成90°,掌面垂直于床面,放低肩关节。
  ﹙2﹚X线中心线经肘关节中点射入,垂直于影像接收器。

  颈椎正位摄影

  1、影像要求
  ﹙1﹚显示包括颅底、第一胸椎和颈部两侧软组织的颈椎正位像;清晰可见棘突、横突、骨皮质和骨小梁;可见椎间隙与钩椎关节、气管及邻近软组织边界。
  ﹙2﹚第三至第五颈椎位于该图像中心部位;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下颌骨下缘与枕骨下缘重叠。
  ﹙3﹚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及栅切割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1﹚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取前后立位、仰头,摄影范围为外耳孔上1cm至第一胸椎。
  ﹙2﹚X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8°,经甲状软骨射入影像接收器。

  颈椎侧位摄影

  1、影像要求
  ﹙1﹚显示包括颅底、第一胸椎和颈部前后软组织的颈椎侧位影像;清晰可见棘突、椎体、椎间隙、骨质结构及颈部前后软组织。
  ﹙2﹚第三至第五颈椎位于该图像中心部位;一侧椎间关节呈切线位显示;椎间隙无双边影,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3﹚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及栅切割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1﹚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取侧立位,上肢放于身体两侧尽量下垂,头略后仰,摄影范围为外耳孔上1cm至第一胸椎。
  ﹙2﹚X线中心线经第四颈椎射入,垂直于影像接收器

  膝关节摄影

  1.膝关节前后正位摄影
  (1)影像要求
  ①显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的前后位像;清晰可见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小梁;可见软组织层次;隐约可见髌骨。
  ②关节间隙位于该图像中心,关节面前后缘重叠,腓骨小头与胫骨部分重叠(约为腓骨小头1/3)。
  ③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①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检侧下肢伸直,小腿长轴与影像接收器长轴平行。
  ②X线中心线经髌骨下缘(1.5cm处)射入,垂直于影像接收器。
  2.膝关节侧位摄影图像
  (1)影像要求
  ①显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的侧位像;清晰可见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小梁;可见软组织层次。
  ②关节间隙位于该图像中心,股骨内外髁基本重叠;髌骨呈侧位显示,无双边,完全显示髌股关节间隙;腓骨小头前1/3与胫骨重叠;股骨与胫骨长轴成120°~130°。
  ③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
  (2)摄影技术要求
  摄影距离100~120cm。受检者取侧卧位;被检侧膝关节外侧紧靠影像接收器,屈曲成120°~135°。

  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细节可清晰辨认,即细节清晰。
  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等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显示。
  隐约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等细节可观察到,但细节没有完全显示,只特征可见。
  标准屏蔽防护:对摄影部位之外的临近器官和组织进行适当屏蔽。具体参见GB16348-2010《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48-2010《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GB16350-1996《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
检查图像资料共享指南


  一、检查范围及防护要求
  (一)检查范围
  头部、胸部、腹部、盆腔、脊柱
  (二)防护要求
  遵循GBZ165-2012中规定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二、共享软阅读要求
  (一)图像阅读工作站
  1.具备Dicom3.0格式的数字图像阅读及后处理功能。
  2.显卡灰阶输出大于10bit。
  3.具备CD-R阅读驱动器。
  (二)图像信息
  CT图像应显示检查医疗机构名称、受检者基本信息、成像参数、体位、成像时间等。
  (三)存储格式
  CT图像应符合Dicom3.0存储格式的数字图像信息。
  (四)阅读环境要求
  诊断室照度小于100lux,显示器表面无直射光。

  三、共享硬拷贝阅读要求
  (一)硬拷贝格式
  CT图像硬拷贝尺寸应适合于观察受检部位,胶片应选取14×17吋,每张胶片显示影像原则上不超过30幅,推荐使用不超过20幅。对于不能提供上述规定硬拷贝胶片的共享单位,要根据病人的会诊需求,提供光盘,并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二)图像信息
  CT图像应显示检查医疗机构名称、受检者基本信息、成像参数、体位、成像时间。
  (三)观察条件
  1.观片灯箱的亮度大于或等于2000cd/㎡。
  2.观片灯光源颜色为白色(含色温大于6500k以上的光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四)阅读环境要求
  诊断室照度小于100lux,观片灯箱表面无直射光。



  颅脑

  1、影像要求
  ﹙1﹚显示结构:包括全部大脑、小脑、脑干及相应层面骨质结构;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扫描层面显示;灰白质对比清楚,基底节能够显示,脑室结构清晰显示,增强扫描时主要血管结构清晰显示。
  ﹙2﹚窗宽窗位
  软组织窗:窗宽80~100HU,窗位35HU;
  骨窗:窗宽1500~4000HU,窗位500~700HU
  2、扫描技术要求
  ﹙1﹚扫描范围:由颅底向上连续扫描至颅顶
  ﹙2﹚扫描模式:常规应用逐层扫描(sequential scan);必要情况下可采用螺旋扫描(helical scan)
  ﹙3﹚线束准直:(0.5~5mm)×探测器排数

  胸部

  1、影像要求
  ﹙1﹚显示结构:包括全部肺组织、纵隔结构、胸壁结构。
  肺窗:气管和主支气管壁清晰显示;距胸膜1cm以内小血管能够显示;叶间裂显示。
  纵隔窗:纵隔内大血管清晰显示;纵隔胸膜边缘清晰显示;气管和支气管内壁清晰显示;胸内食管显示。
  骨窗:必要时提供骨窗,显示骨结构。
  ﹙2﹚窗宽窗位
  肺窗:窗宽1000~2000HU,窗位-700~-500HU;
  纵隔窗:窗宽300~400HU,窗位30~50HU;
  骨窗:窗宽1000~2000HU,窗位300~500HU。
  2、扫描技术要求
  ﹙1﹚扫描范围:常规由胸廓入口至后肋膈角底。
  ﹙2﹚扫描模式:螺旋扫描。
  ﹙3﹚线束准直:(0.5~5mm)×探测器排数。

  腹部

  1、影像要求
  ﹙1﹚显示结构:包括整个受检范围内的器官及结构;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扫描层面显示;肝脏、胰腺、脾脏和双侧肾脏清晰显示;胆囊壁和肝内血管清晰显示;胆总管胰内段清晰显示;腹部大血管清晰显示,消化道壁显示。
  增强扫描的期相,应能满足疾病诊断需求。
  肝脏增强扫描动脉期主动脉明显强化,肝静脉处于低密度,门静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强化。
  肾脏增强扫描肾皮质期肾皮质明显强化,皮质、髓质分界清楚,髓质期肾脏明显强化,皮髓质无明显分界,排泌期肾盂及近端输尿管有对比剂充盈。
  ﹙2﹚窗宽窗位:窗宽150~450HU,窗位35~80HU。
  2、扫描技术要求
  ﹙1﹚扫描范围:常规自膈顶至髂骨嵴,根据临床需求适当调整扫描范围。
  ﹙2﹚扫描模式:螺旋扫描。肝脏增强扫描,至少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必要时加扫延迟期;肾脏增强扫描,至少包括皮质期、髓质期,必要时加扫排泌期。
  ﹙3﹚线束准直:(0.5~5mm)×探测器排数。

  盆腔

  1、影像要求
  ﹙1﹚显示结构:包括全部受检范围内的器官及结构;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扫描层面显示;膀胱轮廓、直肠显示;男性的前列腺或女性的子宫能够显示,脂肪-软组织界限清楚;增强扫描时,盆腔大血管清晰显示。
  ﹙2﹚窗宽窗位:窗宽250~450HU,窗位35~80HU。
  2、扫描技术要求
  ﹙1﹚扫描范围:常规髂骨嵴水平至耻骨联合下缘,根据临床需求适当调整扫描范围。
  ﹙2﹚扫描模式:螺旋扫描。
  ﹙3﹚线束准直:(0.5~5mm)×探测器排数。

  腰椎间盘

  1、影像要求
  ﹙1﹚显示结构:包括扫描范围内的上位椎弓下缘至下位椎弓上缘。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扫描层面显示。椎间盘显示清楚;骨皮质、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清晰显示。
  ﹙2﹚窗宽窗位
  软组织窗:窗宽250~400HU,窗位40~90HU;
  骨窗:窗宽1000~2000HU,窗位300~500HU。
  2、扫描技术要求
  ﹙1﹚扫描范围:根据临床需求设置。
  ﹙2﹚扫描模式:逐层扫描,应平行于椎间隙;螺旋扫描后采用平行于椎间隙重组。
  ﹙3﹚线束准直:(0.5~3mm)×探测器排数。


  一、扫描参数(kVp、mAs、FOV等)应与受检者的体型大小和扫描部位相适应,特别是儿童受检者。

  二、应控制检查中产生的运动伪影,如在检查前进行必要的屏气训练;对于可能影响扫描部位成像效果的邻近肢体应尽量移出扫描野。

  三、常规提供横轴位图像,层厚不大于5mm,根据不同检查目的可使用恰当的算法和相应窗技术,对于精细的器官结构要选取合适的薄层扫描及重组方式。

  四、本指南所列出窗宽、窗位为参考值,实际应用以满足所需观察的结构及病变清晰显示为准。

  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资料共享指南



  一、检查范围
  头部、颈椎、腰椎、膝关节、盆腔

  二、共享软阅读要求
  (一)图像阅读工作站
  1.具备Dicom3.0格式的数字图像阅读及后处理功能。
  2.显卡灰阶输出大于10bit。
  3.具备CD-R阅读驱动器。
  (二)图像信息
  MRI图像应显示检查医疗机构名称、受检者基本信息、成像参数、体位、成像时间等。
  (三)存储格式
  MRI图像应符合Dicom3.0存储格式的数字图像信息。
  (四)阅读环境要求
  诊断室照度小于100lux,显示器表面无直射光。

  三、共享硬拷贝阅读要求
  (一)硬拷贝格式
  MRI图像硬拷贝尺寸应适合于观察受检部位,胶片应选取14×17吋,每张胶片显示影像原则上不超过30幅,推荐使用不超过20幅。对于不能提供上述规定硬拷贝胶片的共享单位,要根据病人的会诊需求,提供光盘,并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二)图像信息
  MRI图像应有检查医疗机构名称、受检者基本信息、成像参数、体位、成像时间。
  (三)观察条件
  1.观片灯箱的亮度大于或等于2000cd/㎡。
  2.观片灯光源颜色为白色(含色温大于6500k以上的光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四)阅读环境要求
  诊断室照度小于100lux,观片灯箱表面无直射光。



  头部

  颅脑常规MRI

  1.影像要求
  (1)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
  (2)显示信息:包括全部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脑灰白质、脑室系统、脑沟、脑裂、脑池、垂体清晰显示。两侧对称结构应在相同层面显示。
  (3)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应不影响脑实质的观察,血管搏动伪影应不影响所需观察的结构。
  2.扫描技术
  (1)扫描序列与方位:横轴面至少包括自旋回波T2WI、 自旋回波(或反转恢复自旋回波)T1WI、FLAIR,矢状面可选择T1WI或T2WI或FLAIR。
  (2)基本序列
  ①横轴面T2WI:横轴面T2WI采集范围从颅底到颅顶,以左右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扫描野(以下简称为FOV)一般为220~240mm,层厚5~6mm,层间距0.5~1.2mm。
  ②横轴面T1WI:定位、相位编码方向、FOV、层厚、层间距均与横轴面T2WI相同。
  ③横轴面FLAIR:定位、相位编码方向、FOV、层厚、层间距均与横轴面T2WI相同。
  ④矢状面:定位线平行于大脑纵裂,扫描范围根据头颅左右径和病灶大小设定,以前后方向作为相位编码方向,FOV一般为240~250mm,层厚4~5mm,层间距0.4~1.0mm。
  (3)推荐补充扫描方案
  ① 根据临床需要可加做横轴面扩散加权成像(DWI)。
  ②如果在T1WI上颅内出现高信号,建议加做T1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以鉴别脂肪和出血。
  ③对于怀疑是颅内出血的患者,建议加做横轴面T2*WI或磁敏感加权相。
  ④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加做冠状面扫描。
  ⑤颅脑增强MRI:注射对比剂后,立即行增强扫描,至少包括横轴面、矢状面T1WI,扫描参数与颅脑MRI平扫一致。对于直接进行增强扫描者,则定位、相位编码方向、FOV、层厚、层间距参照颅脑MRI平扫T1WI。必要时可应用脂肪抑制技术。

  颈椎

  1.影像要求
  (1)扫描范围:自斜坡至胸1椎体。
  (2)显示信息:包括全部颈椎及颈枕交界部。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层面显示。颈椎骨质、椎间盘、脊髓、硬膜囊以及椎旁软组织等清晰显示。
  (3)矢状面为减少吞咽动作造成的伪影,将相位编码设置为上下方向或者在咽喉部位设置空间预饱和带。
  2.扫描技术
  (1)扫描序列与方向:矢状面自旋回波T1WI、T2WI,横轴面T2WI或T2*WI。
  (2)基本序列
  ①矢状面T1WI:FOV220~260 mm,层厚3~4mm,层间距0.3~1mm。
  ②矢状面T2WI:FOV220~260 mm,层厚3~4mm,层间距0.3~1mm。
  ③横轴面T2WI:FOV200~220mm,平行于椎间盘扫描,层厚3~4mm,层间距0.3~1mm,常规应包括完整的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缘。非椎间盘病变扫描,层厚及层间距视病变大小而定。

  腰椎

  1.影像要求
  (1)扫描范围:至少包括腰1~5椎体及附件。
  (2)显示信息:包括全部腰椎。两侧对称结构应在同一层面显示。腰椎骨质、椎间盘、硬膜囊以及椎旁软组织等清晰显示。
  (3)为减少脑脊液流动伪影及来自腹腔脏器的呼吸运动伪影,矢状面将相位编码设置为上下方向;横轴面相位编码为左右方向。
  2.扫描技术
  (1)扫描序列与方向:矢状面自旋回波 T1WI、T2WI,横轴面T2WI
  (2)基本序列
  ①矢状面T1WI:FOV260~320 mm,层厚3~4mm,层间距0.3~1mm。
  ②矢状面T2WI:FOV260~320 mm,层厚3~4mm,层间距0.3~1mm。
  ③横轴面T2WI: FOV 220~260mm,平行于椎间盘扫描,层厚3~4mm,层间距0.3~1mm,包括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缘。非椎间盘病变扫描,层厚及层间距视病变大小而定。
  3.推荐补充扫描方案
  (1)椎体骨折,建议加扫矢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横轴面对病变区连续扫描。
  (2)脊柱畸形,视情况加扫冠状面T2WI;横轴面对病变区连续扫描。
  (3)肿瘤、感染性病变,建议加扫矢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以及横轴面T1WI和T2WI脂肪抑制序列。
  (4)脊柱MRI增强扫描:至少包括横轴面、矢状面T1WI,扫描参数与相应脊柱MRI平扫一致。对于直接进行增强扫描者,则定位、相位编码方向、FOV、层厚、层间距等参数参照相应脊柱MRI平扫T1WI参数。至少一个断面用脂肪抑制技术。根据临床需求可加扫冠状面T1WI。

  膝关节

  1.影像要求
  (1)扫描范围:单侧扫描,包括膝关节及邻近结构。
  (2)显示结构: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清晰显示,骨骼、肌肉及其它软组织对比良好。
  (3)无明显运动伪影和卷褶伪影。腘血管搏动伪影应不影响所需观察的结构。
  2. 扫描技术
  (1)扫描序列与方位:矢状面自旋回波T1WI,矢状面、冠状面、横轴面的自旋回波PDWI﹙脂肪抑制﹚。
  (2)基本序列
  ① 矢状面自旋回波T1WI:以双股骨髁后缘连线为基准线,矢状面扫描垂直于此基准线。若以前后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FOV一般为150~180mm,层厚3~5mm,层间距0.3~0.4mm;
  ② 矢状面脂肪抑制的自旋回波PDWI:定位、相位编码方向、FOV、层厚、层间距均与矢状面自旋回波T1WI一致。建议将TE时间延长30-50ms,可一定程度上兼顾PDWI和T2WI。(适用于1.5T以上MR扫描仪)
  ③ 冠状面脂肪抑制的自旋回波PDWI:在横断面定位像上,以双股骨髁后缘连线为基准线,冠状面扫描平行于此基准线。以左右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FOV一般为150~180mm,层厚3~4mm,层间距0.3~0.4mm。
  ④ 横轴面脂肪抑制的自旋回波PDWI:以正中矢状面做参考定位,扫描范围自髌骨上缘至关节间隙下方。以左右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FOV一般150~180mm,层厚3~4mm,层间距0.3~0.4mm。

  盆腔

  1.影像要求
  (1)扫描范围:髂骨棘水平至耻骨联合下缘。
  (2)显示结构:包括盆腔内全部器官结构。膀胱、直肠显示清晰,前列腺、精囊或子宫显示清晰。
  2.扫描技术
  (1)扫描基本序列:横轴面T1WI, T2WI(伴或不伴脂肪抑制)、矢状面(或冠状面)T2WI(伴或不伴脂肪抑制)。
  (2)基本序列
  ①横轴面T1WI:FOV 320~450mm,可根据病人体型适当调整,层厚5~8mm、间距1~2mm。
  ②横轴面T2WI:FOV 320~450mm,可根据病人体型适当调整,层厚5~8mm、间距1~2mm。
  ③冠状面T2WI:FOV 400~450mm,层厚5~8mm、间距1~2mm。
  ④矢状面T2WI:FOV 350~400mm,层厚5~8mm、间距1~2mm。

  医学摄影共享图像标识规范


  为保证该规范的通用性,改善X线摄影,尤其是非数字化X线摄影照片的质量,X线摄影图像标识规范适用于所有数字化及非数字化的普通X线医学摄影照片。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1.受检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图像ID
  医疗机构名称+图像共享标识(-GX)。
  2.X线摄影检查时间。
  3.摄影参数,包括管电压(kVp)、毫安秒(mAs)、曝光指数或剂量。
  4.显示参数,包括窗宽、窗位和图像缩放率。
  5.摄影体位的左右标识。

  二、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1.位置,四个角均衡放置:
  左上角--受检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图像ID,标识R。
  右上角--医疗机构名称及共享标识;检查时间,标识L。
  左下角--kVp、mAs、曝光指数或剂量。
  右下角--窗宽、窗位、图像缩放率。
  2.字体大小相当于电脑宋体5号字。



  为保证该规范的通用性,CT摄影图像标识规范适用于所有普通及螺旋CT摄影照片。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1.受检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图像ID。
  2.医疗机构名称+图像共享标识(-GX)
  3.CT扫描时间、扫描序列序号、图像序号。
  4.成像参数,包括管电压(kVp)、管电流(mA)、扫描时间或mAs、螺距、层厚、扫描野。
  5.显示参数,包括窗宽、窗位。
  6.扫描部位的左右标识。
  7.标尺。

  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信息
  1.照片显示(推荐)。
  2.归档到PACS(强制要求)。

  三、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1.位置,四个角均衡放置:
  左上角--受检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图像ID。
  右上角--医疗机构名称及共享标识;检查时间,扫描序列序号,图像序号。
  左下角--kVp、mAs、层厚、扫描时间或mAs、螺距、层厚、扫描野。
  右下角--窗宽、窗位。
  2.标尺位于图像右侧边框,扫描方位的左右标识独立标注在图像的右侧或左侧。
  3.字体大小相当于电脑宋体5号字。



  为保证该规范的通用性,MR摄影图像标识规范适用于所有场强的MR摄影照片。
  一、标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强制要求)
  1.受检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图像ID
  2.医疗机构名称+图像共享标识(-GX)
  3.MR扫描时间、扫描序列序号、图像序号,序列名称,线圈标识
  4.成像参数,TR(重复时间)、TE(回波时间)、TA(成像时间)、层厚、层间距
  5.显示参数,包括窗宽、窗位,视野(FOV)
  6.扫描部位的左右标识
  7.标尺

  二、标识统一放置位置的要求(推荐要求)
  1.位置,四个角均衡放置。
  左上角--受检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图像ID。
  右上角--医疗机构名称及共享标识(-GX);检查时间,扫描序列序号,图像序号。
  左下角--成像参数(TR、TE、TA、层厚、层间距),序列名称,线圈标识。
  右下角--窗宽、窗位,FOV。
  2.标尺位于图像右侧边框,扫描方位的左右标识依左右不同独立出现于图像的右侧或左侧。
  3.字体大小相当于电脑宋体5号字。

  共享图像标识规范的具体要求及说明

  1、共享标识置于医疗机构名称之后,用拼音缩写“- GX”表示。
  2、姓名,能够用中文书写需用中文书写。不能用中文的采用拼音字母表示,根据《姓名拼音规范》,我国公民姓名汉语拼音拼写时姓在前名在后,复姓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两个字的首字母都大写Zhang-WangShufang(张王淑芳)。
  3、性别,能够用中文书写需用中文书写,不能用中文的采用大写英文字头表示,男性为M,女性为F。
  4、年龄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图像ID直接用阿拉伯数字或/和字母表示。
  6、医疗机构名称,能够用中文书写需用中文书写,不能用中文的遵循简洁、易辨识的原则,用英文或拼音字母表示。
  7、X线摄影的电压-照射量或曝光指数﹙二者至少有一个项目﹚。
  8、X线摄影的窗宽用WW表示,窗位用WL表示;CT、MRI图像的窗宽为W,窗位为L。
  9、X线摄影的左右标识,分别用字母L、R表示,L置于右上角,R置于左上角;左右标识有一个即可,方位以观察者为参照物。
  10、同类信息应集中放置,字号大小适当,既利于观察,又不遮挡诊断感兴趣区。
  11、强制要求中图像标识必不可少,标识的位置以推荐要求作为参考



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