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阅览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天津市科委关于受理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的通知

  • 发布部门: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发文字号:津科计[2015]30号
  • 发布日期:2015.04.16
  • 实施日期:2015.04.16
  • 时效性: 现行有效
  • 效力级别: 地方工作文件
  • 法规类别: 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天津市科委关于受理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的通知
(津科计〔2015〕30号 2015年4月16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三地科技厅(科委)共同签署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三地自然科学基金共同出资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该专项立足于解决三地的共性需求和共性问题,促进多学科、多部门交叉合作,凝聚优势资源,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设立专项
  2015年度京津冀三地设立“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专项,针对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开展基础研究,为保障调水后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该专项优先资助三地单位形成实质合作的项目及解决京津冀区域共性问题的项目。执行周期为2-3年。

  二、申报注意事项
  (一)申报方式
  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符合要求的科技人员均可按项目指南自主申请,经单位审核后由单位统一报送市科委指定地点。
  (二)申请材料
  申报京津冀合作专项需填写项目申请书。其申请书由项目申报系统生成。(申报系统见附件3)
  项目申请书一式二份,全部为签字盖章原件。申请书均需附电子文档一份。
  各单位申报项目时,应将每个项目申请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或复印,左侧装订成册,所有资料须在一册内装订完成。请直接用申请书首页作为封面,不得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三)申请人要求
  项目申请人必须是项目申请单位的正式人员,申请人至2015年3月31日应未满57周岁,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凝聚力,能够积极促进三地学术交流和研究数据及成果共享。
  (四)项目起止时间
  本次申报的项目实施起始时间统一填写为2015年4月,实施期限以半年计,不超过3年。
  (五)不予受理的项目
  1. 不符合项目指南的项目。
  2. 申请人申报或参与一项以上本专项项目。
  3. 指导专家组成员作为申请人或参与人申请本专项项目。
  4. 已资助过的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项目重复申报。

  三、项目受理
  (一)受理时间
  受理日期为2015年 4月27日-4月28日。
  (二)受理地点
  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地址:河西区琼州道103-1号天津产权交易中心2楼A区,邮编:300203,电话:58792806,传真:58792799)。

  四、其他
  市科委自项目指南发布之日起至4月24日下午5:30前(公休日除外)开通申报咨询电话58832857(市科委基础处),15122661430(技术支持)。

  附件1 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指导专家组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1

许新宜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教授

2

王忠静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教授

3

杨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4

颜秀勤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总工程师

5

季 民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6

周潮洪

天津水利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7

张光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副总工程师

8

李庆辰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9

杨路华

河北农业大学

教授



  附件2 
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项目指南


  一、概  述: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京津冀受水区水文条件、水环境状况将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将对受水区的水生态环境、地下水恢复及典型区域的生态社会效应产生影响。目前,针对京津冀三地南水北调典型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仍显缺乏,迫切需要发挥三地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以及信息科学、社会经济等学科优势,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和三地合作,开展相关研究。

  二、总体目标
  以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和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南水北调通水后对京津冀受水区典型区域的地表水系统水循环过程与水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地下水系统恢复环境和战略保障条件的影响,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等开展研究,揭示外调水的水量、水质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构建南水北调不同调度情景下对受水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提出南水北调来水与当地水等联合调控的改进策略。
  (一)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典型区域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明确调水前典型区域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及其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及其生物群落迁移与变化趋势,分析生物群落对来水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调水引起的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对典型区域内生物群落结构产生的正反影响,研究其调控机制。
  (二)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研究南水北调来水后,典型区域地下水修复的可行方法和调控机制;研究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的功效;研究典型区域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地下水位阈值,为地下水限采禁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不同情境下的地下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其调控机制。
  (三)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典型区域生态社会效应研究及其宏观调控
  明确典型区域生态水文条件的改变对生态社会作用的效应及其驱动关系;构建典型区域基于水文条件改变的生态效应评价方法;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维系受水区生态环境良性变化的调控机制,包括受水区地表水(当地水与中线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基于生态保护的中线调度准则与方法,中线生态补水机制等。

  附件3 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申报系统(略)



网站链接: